33 min read

一些中国男性,终于开始“现代化”自己了

每一刻都是改变的机会,从拒绝最小阻力的路径依赖开始。
🔋
2025年,「翻山」有许多针对会员的升级调整,其中包含在朋友圈、IG等账号的限定放送。快添加我们好友/关注,不错过相关讯息~:

微信小助手号:fanshan_org
IG: fanshan_

作者:笑笑、Alexwood

全文约8355字,需35分钟。

笑笑|自由职业翻译,膝下已有两猫,无孩爱猫女,ENFP

Alexwood | 有个播客叫“别任性”,INTJ

男性到底能不能共情女性? 有没有真正的女权男?

2024年底,江西某电视台的男主持人与男律师在播报小谢婚内两年遭受16次家暴的案件时态度轻佻、充满戏谑。

男律师完全忽略了绝大多数施暴者为男性这一事实,反而用一个女性杀害男性的个例来强调法律面前的男女平等,提出“不能因为谁伤得重谁就有理和不能只要是女性就天然同情”的观点。而主持人则进一步将此类事件轻描淡写地归为成了清官难断的家务事,完全忽视了家庭暴力的公共性和社会危害性。

在每次性别相关的舆论讨论中,类似上述很“男”很“典”的发言屡见不鲜。例如,不承认唐山打人案件是性别事件,在“Metoo”运动中不断强调“不是所有男人”(“Not all men”)。美国湾区的陈立人杀妻案发生后,受害者不仅被恶意造谣婚内出轨,还有人为杀妻男子寻找各种理由,甚至对他表达同情和惋惜。这类厌女舆论不停刺激着女性的神经,一次次激发性别创伤。性别鸿沟似乎越来越变得不可逾越。与此同时,女权男翻车的消息频频传来,让我们不禁追问男性是否能真正地和父权制割席,成为女性平权运动的同路人?

反对性别歧视的亲女权主义(pro-feminist)男性组织的确存在,比如美国的NOMAS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en Against Sexism),英国的 Beyond Equality 和 Achilles Heel,以及全球组织MenEngage等。

而在国内,类似男性社群则寥寥无几,直到最近,一个叫做“男性现代化”的微信公众号和讨论群吸引了笔者的注意。 带着好奇和怀疑,笔者加入了“男性现代化”微信群,并对发起人斗斗和几位社群积极参与者进行了采访,试图理解男性眼中自我“现代化”的含义。根据斗斗的介绍,“男性现代化群”成立于2023年,建立目标是:成为一个男性学习性别平等知识、反思男性红利、共学共创的社群;目前共有252名群友,性别比例为25(女):65(男):10(其ta), 活跃度的性别比则为50(女):40(男):10(其ta)。

建立至今,群内开展过不同相关主题的共读和工作坊。社群共享的文档中,置顶着学习资源、匿名树洞提问,以及有价值的群讨论的记录存档。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共享表格,是“男性现代化改善行为”的清单接龙,其中包括“坐着尿尿、多做家务、少烟酒、无生育需要的主动结扎、关注女性伴侣经期、主动负责家庭用品采购、积极参与孩子教育、实践性同意、在女性主义问题上多听女性发言、使用去男性化的代词”。 

这次采访对笔者而言也有诸多意料之外的收获。在交流过程中,平日与男性对话时常见的槽点与不适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友好、轻松、平等且自在的氛围,和与女性朋友互动时的体验很相似。这段经历也让笔者感到希望,或许在未来,我们可以对性别平权道路上潜在的后天盟友抱有更乐观一点的态度。

以下是“男性现代化”社群受访者们的讲述
受访者:UB
准爸爸、女权主义者、北美一代移民、土木工程师、 ISTJ 

这篇文章仅订阅者/会员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