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min read

从购买一份内容,到参与推动性别平等:你的「翻山」订阅已被兑现为「价值投资」✨

从购买一份内容,到参与推动性别平等:你的「翻山」订阅已被兑现为「价值投资」✨

作者:「翻山」价值投资组
全文约3500字

从4月份发布的《价值投资倒计时》以来,「翻山」价值投资工作的第一阶段已顺利结束:

  • 第一阶段(5-6月):从120+中国大陆性别平等团队中筛选初轮入围团队(4-6家)
  • 第二阶段(7-8月):在初轮入围团队中开展申请邀请(request for proposal)工作并完成评估
  • 第三阶段(9月):终轮面试

「翻山」的价值投资现金储备完全来自Newsletter的订阅收入。在此,我们感谢各位读者的支持,也邀请伙伴们为自己鼓掌。

以下是「价值投资」板块《远山回响》的第三期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向大家进一步介绍「翻山」的价值投资理念,并公开「翻山」在第二阶段的一部分申请材料模版,供大家按需查阅、使用。最完整的「翻山·价值投资」申请模版,在本次价值投资评估工作结束后,将会完全开源。


「翻山」如何思考性别投资(invest for gender)?

读者朋友好:

一月份上线初,「翻山」便公布了作为一款内容产品,我们可持续模式中的社会责任承诺:所得收益的主要部分,会被投资至中国大陆的性别平等团队。

性别平等团队定义 by 「翻山」

「价值投资」的动机源于我们近年来性别从业的经验:我们认为,中国大陆的性别平等团队的可持续资源已经濒临殆尽。这一情况背后的历史脉络,我们在《中国性别平等领域扫描(上篇)》(下称《扫描》)中略有记述。

我们想再次与读者们分享这一主张:尽管性别平等作为公共话题,以「女性力量」等面貌在“生活方式媒体”(lifestyle media)的舆情声浪中收获了持续上涨的关注度,但性别作为公共领域(gender as a public sphere)的可能性已经非常微弱。

具体而言,我们理解「性别作为公共领域」的意思是:

从一般公众(如网友、性别话题关注者)到从业者(即性别平等团队的成员)到官方部门(指包含学界、妇联、民政、公检法等各体系内的妇女权益工作人士),所有界别人士参与性别议题的行动路径的总和。

在《扫描》上篇,我们曾概括性地提出两例性别参与路径以及它们的失效原因和影响。

具体到特定议题,我们仍可以以职场性骚扰为例。7月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性骚扰其学生的事件被当事人自曝,互联网曾短暂地传出质疑:2018年的#metoo 以来,高校性骚扰的制度建设到底走到哪一步了?

在企业DEI(多元、公正、包容)领域,当海外已有充分专业的开源知识与工具时(比如Paradigm的性骚扰防治项目),「翻山」团队亦没有能在商业界别观察到与国际接轨的职场性骚扰防治体系的现身。

在立法领域亦如是。在2020年曾公开招标的“上海性别平等特别促进条例”的立法工作,如今也不知下文。

可见性骚扰作为舆情话题的火热度,与其在中国大陆的制度性进步之间,并没有显著的促进关系。当然,并不是说#metoo 以来的舆情浪潮毫无作用,而是与国际其他地区相比而言,公共领域的缺失使得#metoo原本蕴含的公共潜能在“行政的繁琐”、“资源的匮乏”、“人才的短缺”、“知识的断续”等等困境中,无法完整兑现。

综上,我们希望为读者朋友们铺垫的一项结论是:性别作为公共领域已经失效 —— 在即将推出的《中国性别平等领域扫描(下)》篇中,我们将从更微观、聚焦个体的视角再次夯实这一观点的论证。

总之,对于「翻山」的价值投资团队而言,这一观点引出了我们投资的前提问题:如果性别作为公共领域已经失效,我们还应该怎样支持中国大陆的性别平等团队?

「价值投资」板块的第二篇文章中,我们提出过「翻山」的投资北极星,即:

支持有问题意识的性别团队勇敢地试错

文章以“关注问题本身”为开篇,为读者朋友们解释了「什么是性别平等的解决方案」。但没有深入讨论的是(也是「翻山」团队有所犹豫,却暂无更好思路的局面):“问题意识”、“解决方案”、“创新”——这些词藻所构成的语汇,会让我们的投资标准不可避免地精英化。

申请团队需要接受甚至熟悉这些语言背后所运行的思维范式。这意味着有一些团队,尤其是 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以来,继承了以“权利/权力”、“个案”、“倡导”、〝联盟"等工作方法的从业者,更可能被「翻山」排除在投资列表之外。

对此,我们有两点补充信息供读者朋友们参考。这些信息也能一定程度上回答前述问题:“我们还应该怎样支持中国大陆的性别平等团队”

这篇文章仅订阅者/会员可见